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華夏時報記者 夏高琴 南京報道
自2022年12月30日科創板IPO獲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至今,蘇州錦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錦藝新材”)上市之路已走過兩年,而其進展卻仍舊停留在首輪問詢階段。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1月20日,上交所就向公司下發審核問詢函,等待上市的企業為何遲遲沒有披露問詢函回複內容?記者向錦藝新材發去相關問題的采訪函件,但工作人員以靜默期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資深市值管理專家、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常情況下,監管機構會對IPO申請進行多輪問詢,以確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兩年未披露首輪問詢回複的確有些異常,可能表明公司對問詢問題的態度不明確,或者回答效果不夠理想,這可能會給市場和監管機構留下不良印象。”
日前公司第四次更新招股書財務數據,報告期內,錦藝新材雖然實現了營收、淨利穩步雙增長,但現金流量淨額波動較大,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銀行借款不斷增長。與此同時,為公司大部分銀行借款提供擔保的實控人陳錦魁還身背近3億元個人負債。
公司及實控人債務“壓身”
根據招股書最新數據,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錦藝新材實現營業總收入分別為3.25億元、4.29億元、5.20億元、3.37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3473.23萬元、5080.15萬元、6604.20萬元、4381.68萬元,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均實現穩步增長。不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卻出現大幅波動,具體來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673.63萬元、2047.74萬元、-395.31萬元、1326.90萬元。
對於2021年度,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數,公司解釋稱:一方麵係公司銷售收款與采購付款存在時間差;另一方麵係公司業務快速發展,營運資金需求較大且備貨規模相應擴大。而2023年度,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再度轉負,公司表示主要係公司按期兌付2022年下半年及當期開具的應付票據,同時2023年下半年公司降低了以票據方式支付供應商貨款的比例所致。
報告期各期期末,公司合並報表層麵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4.35%、24.20%、26.44%和 32.49%,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並出現上升,2023年末及2024年6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有所上升主要是隨著公司的采購規模進一步增加及產線項目建設的需要,公司根據自身的業務發展情況和資金安排向銀行取得較多長、短期借款所致。僅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長期借款餘額8279.82萬元。值得關注的是,錦藝新材向銀行所借款項大部分擔保為實控人陳錦魁,而陳錦魁個人卻還身負巨額債務。
招股書顯示,陳錦魁作為擔保方或擔保方之一,如果算上陳錦魁個人獨資的廣州錦族,為錦藝新材擔保的債務最高餘額合計為74800萬元。而截至2024年12月20日,陳錦魁所負大額債務本金規模從3.87億元降低至2.60億元,按照約定借款利率,另有應付利息805.42萬元,負債到期時間為2025年12月至2028年12月不等,債權人為陳錦魁先生的親屬、朋友和陳錦魁先生所在的廣州市福建福州商會,債權人合計43名。
陳錦魁為錦藝新材實控人,其通過個人獨資的廣州錦族持有錦藝新材45.18%的股權,並直接持有錦藝新材8.76%的股權,合計控製錦藝新材53.94%的股權。
“盡管從法理上看,私人債務與公司運營之間存在防火牆,但在現實操作中,這種大規模負債可能間接侵蝕公司信譽,影響股東與債權人的決策心理。更甚者,倘若債務壓力迫使實控人在公司層麵采取保守或冒進的策略,可能破壞長期發展規劃,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威脅到企業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對《華夏時報》記者說道。
主投項目研究報告抄襲?
公開資料顯示,錦藝新材專業從事先進無機非金屬粉體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主要產品包括電子信息功能材料、導熱散熱功能材料、塗料功能材料和其他新興功能材料四大類。產品麵向的下遊和終端市場為覆銅板/PCB 市場、導熱界麵材料市場、新型塗料市場以及新能源鋰電池、工程塑料等市場。
報告期內,錦藝新材主營業務板塊收入由電子信息功能材料、導熱散熱功能材料、塗料功能材料、其他新興功能材料構成,其中電子信息功能材料占據了大頭。具體來看,報告期內,電子信息功能材料收入分別為2.55億元、2.88億元、3.72億元、2.46億元,占總營收的78.54%、67.34%、71.65%、72.95%。
此次擬登陸科創板,錦藝新材計劃募集資金7.44億元,用於“江蘇錦藝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200噸電子用功能性納米粉體新材料新建項目”以及“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其中6.82億元將投向年產5200噸電子用功能性納米粉體新材料新建項目。該項目建設完成後能夠有效提升公司的產線技術水平,擴大公司電子級功能納米粉體材料及電子元件用納米粉體材料等產品的生產規模。
公司稱,項目生產產品屬於市場中較少能夠符合高級別高頻高速覆銅板、HDI 基板、IC 載板以及中高端片式多層陶瓷電 容器(MLCC)技術標準的無機粉體材料,既屬於現階段下遊高級別應用需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也屬於隨著下遊行業整體升級能夠向下層市場擴張的技術優勢產品。公司依托現有技術資源和完整工藝儲備,進行電子級功能納米粉體材料、電子元件用納米粉體材料等已在市場、技術端通過驗證的先進產品規模化生產,有助於公司搶占市場先機,滿足下遊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從而增強公司的競爭優勢,鞏固和強化行業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主要投建項目,最新的招股書中對該項目具體情況披露除數據更新外,在內容上與思瀚產業研究院所2023年1月5日發布編製的年產5200噸電子用功能性納米粉體新材料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高度雷同。

張新原告訴記者:“可行性研究報告是評估項目可行性和風險的重要依據,如果存在外包或抄襲的情況,可能會引發市場對於該公司募投項目可信度的疑慮。公司應該盡快澄清這一疑慮,並解釋為何在項目可行性研究上與第三方機構有如此高的相似度。”
是項目研究報告外包,還是另有說法?本報記者向錦藝新材進行求證,但未得到回應。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标签: 臨沂農技協一行到衛康調查無限極創業30周年紀念曆程展新會生產基地站運行【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湛江三甲醫院排名衛康生物|蒙山康穀露天溫泉療休養基地:為身心健康考慮,按時“生命療養”【丁金華】-丁金華事件
评论列表
周一熱門中概股普遍下跌 拚多多跌3.1%,小鵬跌6%
會通李健益建議:企業家要獨立思考,大膽用人,尋找永遠年輕的成年人才
招商銀行武漢分行被罰30萬元:貸前調查與貸後管理不盡職 貸款資金被挪用
柬埔寨:2024年國際遊客數量將達到560萬人次
易通訊集團附屬擬1500萬港元出售約6.8%的VAX全部已發行股本